2025年Q1面板价格趋势回顾:波动中寻求平衡
2025-05-1610:16:59[编辑: Akwan]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面板市场在多重因素交织影响下,呈现出复杂且动态的价格走势。电视面板在年初延续涨势后于季末显现疲态,显示器面板则在季末启动全面涨价行情,而笔记本面板价格基本保持稳定状态。
 
一季度三大应用面板价格走势分化
 
-电视面板涨势开年,季末承压

2025年伊始,电视面板市场延续了2024年底以来的热度,价格普遍上涨。1月份,中国大陆市场的“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有效刺激了电视整机的备货需求,尤其是超大尺寸面板的需求表现尤为旺盛。对此,面板厂商也积极调整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除了旺盛的需求,偏光片等上游零部件的供给缺口传闻也促使面板厂进行涨价。
 
 
因此,《TrendForce 2025面板价格预测月度报告》显示,1月份电视面板价格出现上涨,32英寸和43英寸均上涨1美元,55英寸调涨1美元,而需求较好的大尺寸面板涨幅更为明显,65英寸调涨2美元,75英寸调涨3美元,85英寸更是上涨了4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1月21日台湾嘉义地区发生的里氏6.4级地震,对位于台南的面板大厂群创光电的部分厂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部分机台停机。此前,TrendForce集邦咨询曾评估,此次地震可能对第一季度略显吃紧的电视面板供给造成一定的压力。 
 
稳定的需求为接下来2月电视面板的价格上涨提供了支撑。特别是大尺寸电视面板的良好需求,对中小尺寸电视面板产能产生了一定的排挤效应,间接助推了中小尺寸电视面板价格的走高。
 
然而进入3月份,市场热度开始降温。北美市场需求在“超级碗”促销后走弱;而中国市场的政策拉动效应边际递减;品牌客户方面则因2024年第四季度起持续的高采购导致库存水位偏高,对第二季度市场需求持谨慎态度。在此背景下,电视面板价格涨势开始收敛。
 
-显示器面板底部企稳,季末反弹
 
与电视面板的波动相比,显示器面板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价格走势相对平缓,并在季末迎来了上涨。
 
 
1月份,显示器面板需求与2024年第四季度基本持平,价格维持稳定。随着电视面板价格上涨,产能排挤效应为显示器面板需求改善带来了机会。 
 
进入2月份,尽管处于传统淡季,但显示器面板仍维持了不错的需求动能。在电视面板需求好转且价格上涨的趋势下,面板厂开始积极营造显示器面板涨价的氛围。然而,品牌客户对此多持观望态度,买卖双方在价格走势上仍处于拉锯阶段。2月份,Open Cell类型的显示器面板价格率先微幅上涨0至0.1美元,而面板模组价格则继续维持全面持平的态势。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3月份。在电视面板需求良好及面板厂持续推动下,显示器面板价格迎来全面上涨,且涨幅有扩大趋势。尽管品牌客户对于未来需求展望以及国际贸易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仍存疑虑,导致其在涨价接受度上与面板厂存在明显落差,双方议价过程持续拉锯,但涨价趋势已然形成。
 
-笔记本面板全程持平,静待市场明朗
 
相较于电视和显示器面板,笔记本面板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价格表现最为平稳,基本维持持平态势。
 
 
虽受到国际贸易关系议题发酵的影响,自2024年12月起,部分品牌客户开始增强笔记本面板的备货力度。然而,由于实际政策方向不明朗,多数面板厂和品牌客户在第一季度多持观望或谨慎态度,价格策略以稳定为主。面板厂商更侧重于维持市场份额和客户关系。因此,整个第一季度笔记本面板价格均维持全面持平态势。
 
综合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面板价格的波动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是需求端驱动与制约并存,中国大陆的“以旧换新”等政策在初期有效提振了电视面板需求,但政策效应后期有所减弱。而北美市场的季节性促销结束后,也导致需求出现回落。品牌方的库存水位成为影响其采购策略的关键因素,高库存抑制了后续的采购意愿。 
 
二是供给端策略与突发事件交织,面板厂的产能调控策略对市场供需平衡和价格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年初台湾地区的地震对部分面板厂的生产造成了潜在影响,一度引发市场对供给的担忧。上游零部件(如偏光片)的供应状况也直接影响面板的成本和出货。 
 
三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国际贸易关系是贯穿整个季度的重要不确定因素,直接影响品牌商的备货节奏和供应链布局,进而对面板需求和价格预期产生影响。 
 
市场需求较佳,面板企业业绩迎“开门红”
 
一季度,除笔记本面板价格保持稳定外,在需求、供给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电视与显示器面板价格都呈现上升趋势,在此背景下,多家面板企业也迎来了一季度的业绩“开门红”。
 
 
面板行业的头部企业如三星显示、京东方和TCL华星凭借其规模和技术优势,实现了稳健的营收增长,特别是中国大陆的京东方和TCL华星在盈利能力上表现突出。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TCL华星在一季度实现业绩增长的同时,还在4月1日正式完成对乐金显示(LG Display)广州LCD 8.5代线的交割。TrendForce集邦咨询指出,此举预计使TCL华星在全球LCD大世代线产能面积占比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回看一季度业绩,LG Display、友达光电和深天马等厂商则在报告期内成功扭亏为盈,这可能与第一季度部分面板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厂商自身的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有关。
 
然而,行业内部分企业依然面临挑战,业绩分化现象持续。整体而言,一季度面板企业业绩反映出面板市场在经历周期性波动后,领先企业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增长潜力,同时市场竞争程度依旧激烈。
 
二季度三大应用面板价格持续分化
 
从《TrendForce 2025面板价格预测月度报告》发布的4月面板价格以及5月面板价格预测来看,2025年二季度,三大应用面板价格走势将继续分化。
 
 
电视面板方面,从4月份开始,电视面板需求开始出现修正迹象,品牌客户因库存已达一定水位以及外部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从4月开始下修订单。整体需求走弱,面板厂态度转趋保守,4月份电视面板价格将全面转为持平。
 
而在5月,随着需求走弱趋势的确立,部分品牌客户开始要求面板厂在价格上作更多让步。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为应对面板价格下跌状况,面板厂在5月份劳动节期间启动了减产措施,预估5月份产业平均稼动率将较4月份下修约6-7%,期望通过供需调整减缓价格下跌压力。因此,5月份电视面板价格预计将维持全面持平的态势。
 
与电视面板价格不同,显示器面板价格延续了3月份的涨势,因关税豁免,部分品牌客户积极备货,带动了需求,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5月,显示器面板价格仍将保持,但受电视面板需求走弱影响,涨幅或有所收敛。
 
而笔记本面板方面,由于供需双方态度谨慎,4月、5月笔记本面板价格则依旧全面维持平稳状态。
 
展望未来,根据4月和5月的情况预测,二季度,电视面板价格在需求走弱和厂商减产的博弈下趋于持平;显示器面板则有望在关税豁免等因素的短期刺激下延续涨势,但涨幅可能收敛;笔记本面板预计仍将维持价格稳定,面板厂或将采取更灵活的价格策略以争取订单和市场份额。 
 
总结
 
总体而言,2025年第一季度的面板市场在经历了年初的普涨后,不同应用领域呈现出分化的价格走势。
 
电视面板市场率先感受到需求转弱的压力,价格涨势放缓;显示器面板则在多重利好因素下启动补涨行情;笔记本面板则在不确定性中保持了相对的稳定。面板厂商、品牌商以及整个供应链都在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策略,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未来几个季度,供需关系、库存水平、外部政策以及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仍将是影响面板价格走势的关键变量。(文:WitsView Irving)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www.ledinside.cn)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
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