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元亨光电、联创光电、冠捷科技、德龙激光、微导纳米等LED相关企业相继披露最新业绩。
元亨光电
元亨光电主要从事LED显示屏、交通及LED照明等LED应用产品的技术开发、生产、销售、安装及售后服务,专注于智慧显示、智慧交通、智慧照明、Mini LED户外高清显示、智慧体育显示、车载显示、租赁显示、XR虚拟拍摄、创意显示及深度定制显示等领域。
2024年,元亨光电实现营业收入7.92亿元,同比增长0.21%。其中,海外出口总收入为6.68亿元,同比增长7.77%。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动下,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亿元,较2023年度增长32.64%。
LED智慧显示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元亨光电在海外市场具有稳固的地位,与客户保持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是其核心业务增长的重要支撑。传统智慧显示业务持续稳步发展,Mini LED直显领域表现突出,成为未来业绩增长的新动力。
LED交通显示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元亨光电实现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12.75%。业务增长主要得益于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公司针对全球多样化交通设备需求,开发高效、互操作性强的系统平台,涵盖多种通信协议、数据格式及智能交通加解密技术,形成了核心竞争力。
LED照明业务方面,为规避国内低价竞争及红海市场,元亨光电对照明业务进行结构优化,聚焦中高端市场,并将重心转向海外市场,以实现照明业务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
产学研合作方面,元亨光电与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基于 LED 显示前沿技术研究探索分工合作,共同推进LED显示技术发展和进步。
联创光电
联创光电2024年营业收入为31.04亿元,同比下降4.17%;归母净利润为2.41亿元,同比下降27.86%。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8.01亿元,同比增长11.54%;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10.57%。
联创光电目前主营业务为激光系列及传统LED芯片产品、智能控制系列产品、背光源及应用产品、光电通信与智能装备线缆及金属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激光系列及传统LED芯片产品主要为特殊领域高功率高亮度泵浦源器件、激光器集成产品、发光芯片、特种红外不可见光芯片等产业链上中下游产品。
2024年,激光及传统LED芯片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0.79亿元,同比下降56.00%。主要原因是激光器件业务仍处于订单初期,业绩尚未释放,同时传统LED芯片销量下滑。
背光源及应用产品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7亿元,同比增长7.32%。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减少对低利润客户及传统手机背光业务的依赖,手机背光占比由上年33.87%降至4.17%。未来将继续压缩该业务,重点发展平板、车载和工控背光产品,助力降本增效。
光电通信、智能装备线缆及金属材料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1.05%。该板块聚焦军工、5G通信、工业装备、轨道交通及外贸五大领域。智能控制产品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76亿元,同比下降5.16%,主要受整体市场需求不足影响,销量下滑。
冠捷科技
2024年度,冠捷科技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52.30亿元,同比微涨1.16%;实现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下降66.31%。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22.62亿元,同比下降4.24%;归母净利润为-1.70亿元。
冠捷科技深耕显示器行业,产品涵盖电脑、电竞、大屏商用等,服务终端与商用客户。报告期内,受益于商用回暖、电竞增长和结构优化,显示器出货同比增5.86%至3,928万台,营收同比增5.69%至325.09亿元,但因价格下探,毛利率下降至11.51%。
电视业务受订单调整与价格竞争影响,销量同比下降4.28%,营收降4.32%至186.24亿元,毛利率降至11.73%。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提升OLED与Mini LED电视占比。报告期内研发投入13.15亿元,多款产品获得国际设计大奖。
德龙激光
2024年度,德龙激光实现营业收入7.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93%。公司前期在半导体、新能源方向成功开发了多项新产品,带动近年订单增长,报告期内产品陆续验收,推动本期营业收入增长;归母净利润-3,450万元。2025第一季度,德龙激光实现营业总收入9916.51万元,同比下降14.26%;归母净利润亏损1647.04万元。
报告期内,精密激光加工设备实现销售收入5.36亿元,同比增长27.99%,占公司营业收入的74.90%。公司长期深耕半导体、电子、新能源及面板显示等下游应用领域。
2024年度,半导体相关激光加工设备收入达2.70亿元,同比增长110.12%,占设备收入的50.37%。面板显示设备收入为0.52亿元,同比下降13.41%,主要因公司战略调整,缩减柔性OLED和LCD领域业务,转向半导体与Micro LED等新型显示方向。
激光器业务方面,除自用部分外,对外销售收入为3,880.65万元,同比下降20.00%,占营业收入的5.43%。受市场竞争加剧影响,激光器销售低于预期。
微导纳米
2024年,微导纳米实现营业收入27.00亿元,同比增长60.74%。其中,半导体设备收入32,732.82万元,同比增长168.44%;光伏设备收入229,027.70万元,同比增长52.94%。半导体设备收入占主营业务比重由2023年度的7.27%提升至12.14%,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024年度,微导纳米归母净利润为2.27亿元,同比下降16.16%,主要是由于公司规模的扩大以及研发投入的增加,研发费用上升较多;此外,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根据信用风险计提坏账损失及资产减值增加。
微导纳米半导体ALD和CVD设备的应用场景均代表国内半导体各细分领域的工艺发展的方向,在逻辑芯片、存储芯片、新型显示、化合物半导体和先进封装等领域均有所布局和进展。
在新型显示领域,公司设备主要应用于硅基OLED、Micro LED的阻水阻氧保护层制备(TFE, thin film encapsulation技术),该类硅基OLED、Micro LED具有尺寸小、便携性等特点,主要应用于近眼显示系统及投影设备,市场前景广阔且发展迅速。薄膜沉积环节是影响其量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在该领域内,产品已陆续获得了如京东方等多个新型显示硅基面板知名厂商的验收,并取得客户重复订单。
2025年一季报,微导纳米营业收入为5.10亿元,同比增长198.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10.29万元,同比增长2253.57%。业绩变动主要系客户现场的项目实施节奏、验收节奏存在差异,报告期内验收设备较多导致收入同比增长。(LEDinside整理)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www.ledinside.cn)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