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LED市场:政策利多与泡沫并存
2013-05-0611:56:44[编辑: jasminezhuang]

东莞LED路灯的改造项目正一个接着一个地竣工,这种路灯在车流高峰阶段格外亮,在低峰阶段会变暗,在大雨天和大雾天还会自动点亮,市民已经在一些路段深切感受到了这些LED路灯给东莞带来的变化。

2012年7月,东莞公布《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工作方案》,东莞将率先在公共照明领域,即在道路、公共场所、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财政或国有资本投资的照明工程领域,完成LED照明产品推广应用。到2013年底,次干道、支路、居民生活区LED路灯亮灯率达100%。

再过十几天,整个莞城的路灯都将完成改造,而南城、虎门、松山湖等镇街的路灯改造也在积极地进行招标中,进入2013年,整个东莞LED路灯改造的大幕不断被拉开。

LED路灯照明的市场需求与政府公共资源的释放有着直接联系,在业内人士看来,来自政府政策的利多将一改之前LED照明行业投资过热状况,势必促进行业整合和规范发展。在LED照明企业众多的东莞,这一迹象也非常明显,东莞的LED照明企业正一改往日的浮躁,发展渐渐归于理性。

东莞企业绩增速的背后

进入2013年,东莞本土LED企业明显感觉到各镇街对LED照明产品改造项目的积极性和热度。有一项数据验证了企业的这一感觉。据统计,广东省2013年1—3月的路灯及隧道灯招标已经达到7.6万盏,对比2012年,广东省全年招标总量才7.5万盏。可以说,进入2013年,广东LED路灯招标量呈现暴增的态势。

广东是中国推广LED照明应用的先行者,在中国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根据广东省《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全省3年普及LED公共照明,其中珠三角地区力争两年内率先完成。东莞的改造时间表是:到2013年底,次干道、支路、居民生活区LED路灯亮灯率达100%,景观照明和公共室内照明使用LED照明产品90%以上。

巧合的是,2013年被业内认为是LED照明产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LED照明产品技术步入成熟期,前些年被诟病的品质问题争议越来越少。与此同时,LED照明产品的生产成本也与传统照明产品达到了基本持平,市场需求急剧扩大。

去年,广东荣文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标莞城路灯改造项目,承担改造莞城的1万余盏路灯。

“虽然统计数据还没出来,但是根据我们业内的信息,东莞招标量很快会超过云浮,跃升至第一位。”荣文集团董事长李毅强说。

技术成熟让性价比开始显现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关于LED照明技术的成熟逐渐成为业界共识。这个转折点也是从2013年开始,LED照明进入技术成熟期,性价比开始体现。

2010年,众多中小企业蜂拥进入LED芯片的生产研发与出口。那时的李毅强谨慎看好当时LED风潮。因此,荣文集团在力推物联网络灯智能管理系统时,都是提到兼容钠灯和LED两种技术。

显然,技术的兼容性也折射出当时业界对LED喧嚣浮华的观望态度。这种态度在去年慢慢发生转变。以李毅强为例,相较先前对LED照明尚存疑虑不同,去年荣文集团敏锐感觉到政策的变化根据广东省公布的《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到2013年底,东莞次干道、支路、居民生活区LED路灯亮灯率达100%。

“政府将公共领域的资源拿出来,扩大了LED产品的市场需求。”李毅强说,“我觉得到时候了,这次推LED照明的应用是正确的,企业必然也要跟得上政府的步伐。”去年开始,荣文集团明确地调整了战略定位,即将物联网技术与LED路灯相结合。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政策强心剂毕竟是中短期的调控。从趋势来看,LED照明产业究竟是赶上了政策的偶然期还是市场爆发的必然期,是新一轮的浮躁还是理性的回归?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关于LED照明技术的成熟逐渐成为业界共识。这个转折点也是从今年开始,LED照明进入技术成熟期,性价比开始体现。

李毅强说,前几年,有很多专家站出来质疑LED照明产品的品质问题,但是今年却很少听见争议的声音。“技术的成熟使LED照明产品价格回落,目前的生产成本与传统钠灯基本持平,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对于几年前广东的LED发展战略,业界的评价离不开“激进”、“动作太快”。有观点甚至认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不成熟、没有准备好的情形下推出产品,也让一些企业背负了产品品质不过硬的争议。

“我如果在2008年做,肯定很惨,可能现在在松山湖就看不到荣文了。”李毅强直言,目前,李毅强已经与多个镇街建立了合作关系,今年计划在全市改造约10万盏路灯,总投资约3亿元。而随着中国对招投标规范的严格,李毅强也中标了佛山、广州、中山等地的项目,甚至打开了浙江市场。

近期备受负面新闻困扰的业内龙头勤上光电虽然婉言拒绝了采访,但是从其官方网站发布的消息来看,2013年一季业绩仍延续较高增速,新接订单情况远远好于去年。

市场全面利多 泡沫仍然存在

进入2013年,LED不仅进入技术成熟期,EMC模式的出现,也迫使企业把好产品品质关,LED性价比受到的争议越来越少,恢复了消费者的信心。面对现在政策的全面利多,企业又重新从中看到了商机。

位于寮步镇的东莞市科磊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从去年底开始进行了一轮扩产,产能将扩大一倍。科磊得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政策、市场和技术方面综合判断,LED行业今年将是“爆发年”,而本轮扩产正是为了应对接下来的大量订单。科磊得今年预计在全国完成12万盏的订单,预计实现产值1.8亿元。

今年扩产备战的LED企业不止科磊得一家。根据业内透露的信息,4月,东莞各镇街的一些LED改造项目已完成了招标,5月份,各镇街大规模招标工作也将启动,而6月份和7月份将迎来增长高峰期。

面对LED市场的爆发性增长,资本市场还是非常看好行业前景的。

赛迪投资顾问、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严帅表示,国家和省级部门的一系列规划和方案,前所未有地对LED照明的发展做出了规范,“可以说从来没有这么大力度的支持”。

他说,与往年相比,今年及以后的LED照明市场前景会好很多,而东莞积极响应国家和省级部门号召,根据本地实际公布相关的配套优惠扶持政策,因地制宜地促进本地LED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LED照明产品的应用主要推室外路灯,东莞以政府示范工程的方式给予充分的资金,推动扶持LED照明产品的应用,对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以及LED照明产业化是非常有利的。

国信证券一位负责人则表示,整个LED行业,从现在到未来5年,市场均是利多的。

该负责人分析,对LED照明市场来说,目前有政策暖风吹拂,这是发展的甜蜜期。其次,LED发展了那么多年,企业的通路得以建立,营销模式有所改善。经过前面几年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比较好的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对他们的规模经营、营销均有很大的利处。

由此看来,资本市场对LED照明产业是很看好的。然而,政策繁华的背后是否有泡沫存在?

一位不具名业内人士表示,LED照明产业在前几年冲得太快,在技术还不成熟的时期,很多企业一哄而上把产品推出来,但后来,消费者发现,这些产品确实没有广告中说的那么好。

“一旦产品的缺点暴露,不但是对某个企业,对整个行业又会丧失信心,因此,前些年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企业倒闭潮。”

“谁都以为LED赚钱,虽然目前仍有投资过热情况,但比之前好多了。现在的问题主要是LED企业太多,且低档的特别多。”该人士说。

“整个中国都是这种状态,广东尤其厉害,东莞、深圳形势也很严峻。现在行业很乱,政府已经不知道怎么引导。但是,这个行业真的需要政府来引导,它才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建议

政策利多更应引导,企业切勿一拥而上

严帅(赛迪投资顾问):

“东莞市场低价竞争很明显。”严帅分析,首先,核心专利没有掌握在我们手上。其次,由于复制成本很低,同质化的外观设计、包装、营销导致价格大战,带来恶性竞争。

因此,严帅也给东莞市政府提出了一些建议,在政策利多的情况下,企业不能一窝蜂一拥而上,政府要做好引导,避免同质化发展,用技术、品牌优势的竞争来替代同质化发展。

“之前备受诟病的某龙头光电企业,经过多年的扶持,已经有了品牌优势,东莞应该有更多的企业能够像这家龙头企业一样打造高端品牌。借助品牌优势参与国家级LED照明标准的制定,对行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他说。

而从产业结构来讲,严帅认为,东莞LED企业以下游配套、应用环节为主,而下游市场的竞争需要上游强有力的支撑。所以应该加大产业链上游的研发力度,政府也要在产业链上游环节多进行扶持。

“LED是技术集中型产业,谁技术过硬质量好才能赢得发展先机。”他说。

一位来自LED企业界的负责人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说,中国的LED企业比外国落后40年。未来如果我们不掌握核心技术,国外企业会不计成本地来攻击中国企业。“最近被诟病的某上市企业,我认为,上市后会有更多的资金用来投入研发核心技术,目前只是一段短暂的阵痛期。”

他说,政府应该继续优先扶持一些龙头企业,给整个行业指明一条路。

在扶持方式上,根据东莞《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工作方案》,企业参加示范工程并采购符合省LED标竿体系推荐目录产品的,市财政按照经核定的LED灯具价格的30%给予补贴。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美国政府只支持2—3家企业,中国一下就支持200家企业,分猪肉一样拿到的扶持资金,跟国外企业研发出来的东西不是一个档次的。

“如果给一个企业1,000万,但是它什么也做不出来,岂不浪费?”因此,该业内人士建议用市场规则来引导行业规范发展,可以采用“项目财政贴息补贴”,即以结果为导向,有项目才补贴,没有项目就不补贴,让扶持做到对症下药。

一直以来,由于LED路灯照明的市场需求与政府公共资源的释放有着直接联系,有些企业更希望运用人脉关系打通销路。随着市场越来越规范,记者在采访时也觉察到这样一种共识,更多的莞企认为,这么庞大的LED照明市场,不是哪个关系说了就算的,招投标程序也越发规范,企业练好内功最关键。

市场的规范和理性,为想做实事企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正如李毅强所说:“只有我比人家好,人家才会多选择我们。”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