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尼卡美能达(Konica Minolta)开发的OLED照明具有革新性特点。那就是比包括LED照明在内的其他照明器具都要薄很多:OLED照明面板(白色)仅厚0.35mm,跟纸一样薄。由非常薄的有机物层叠而成,各层的厚度仅数百nm,不到头发丝的千分之一。
柯尼卡美能达的OLED照明面板采用树脂基板,因此厚度仅有原来采用玻璃基板制品的约五分之一。重量也非常轻,一片150mm×60mm的面板仅重约5g。由于使用柔软的树脂基板,还可以弯曲。
利用这种特点,可以开拓传统照明难以实现的新用途,诸如车用品可贴在汽车车顶部分等。
但柯尼卡美能达采用树脂基板的OLED照明的量产之路并非坦途。
柯尼卡美能达的OLED开发始于1990年代中期。最初瞄准的是显示器和照明两种用途。但在显示器用途上,除日本企业外,三星电子等韩国企业也在加快开发。因此,柯尼卡美能达的研究所2000年代初制定了专注于开发OLED照明的方针。
运用了胶片的技术经验
因为OLED照明利用轻、薄,加上与LED不同的整面发光的特点,有望实现高增长。并且,还可以充分利用柯尼卡美能达在胶片生产上积累的技术经验。
那就是“卷对卷”技术:在像食品保鲜膜那样卷成卷状的薄树脂基板上,薄薄地涂上材料等,形成发光的有机层、保护膜及电路等。由于可简化制造工艺,因此可以低成本制造OLED照明面板。
因此,柯尼卡美能达运用在胶片上积累的感光材料等技术,加快开发蓝色磷光材料。2006年,实现了当时全球最高的发光效率——64lm/W。这引起了跨国照明厂商美国通用电气的关注。2007年,两公司决定合作,共同开发OLED照明面板。
然而,各种难题不断涌现,生产工艺的成品率无法提高。并且,提高发光效率及延长面板寿命的技术开发也需要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柯尼卡美能达于2010年决定取消与GE的合作。
采用树脂基板的OLED照明面板量产技术有3大障碍。
首先是提高发光效率。OLED的发光原理很简单。就是向有机物加载电压,从两个电极注入带正电荷的“空穴”和带负电荷的“电子”。两者在发光层合体时,发光层的有机物会达到高能量状态(激发状态)。当从这种状态恢复到原来的低能量状态(基态)时,有机层(发光层)就将能量作为光释放出来。
OLED照明的发光原理
要提高发光效率,需要将该有机层发的光导出时的效率提高,而2010年时只能导出约20%的光。针对该问题,柯尼卡美能达开发出了可使光发生散射从而容易导出的“内部光导出层”。增加导光层后,可以导出40%的光。从而实现了139lm/W的全球最高效率的OLED照明。据称,此为高于普通LED照明器具发光效率的水平。
另一个是延长寿命。要使OLED照明发光,除发光材料(客体材料)外,还需要将电子和空穴输送到发光材料上的主体材料。主体材料含有微量的发光材料,与客体材料互相影响。
柯尼卡美能达通过不断模拟改进主体材料的设计,将蓝色发光材料的寿命延长到了原来的5倍。OLED照明面板的寿命从2010年的2万小时延长到了2012年的10万小时。
月产100万片
最后的难关是阻隔膜开发。OLED的发光层不耐水和氧气,因此需要高性能阻隔膜。而且,为使光透过,还要求透明,技术开发难度高,性能要达到食品包装用阻隔膜的10万倍。
柯尼卡美能达的开发团队给出的解答是,不用单层无机膜而用无机层与聚合物层叠的阻隔膜。如果只是加厚单层无机层,则在出现缺陷时,会有开孔容易透过水蒸气。而将无机层和有机层像三明治那样重叠多层,即使某个部分出现缺陷,其它层仍可阻隔。
柯尼卡美能达的府川表示“通过采用层叠结构,阻隔膜的性能有飞跃性提高”。
跨越了三道障碍后,量产化道路终于开拓了出来。位于日本山梨县的柯尼卡美能达工厂已从2014年秋季开始面向客户企业量产采用树脂基板的OLED照明面板。
该工厂投资100亿日元,月产能为100万片。虽然今后能否开拓出新市场虽仍是未知数,但该公司准备向办公室、汽车及飞机的照明器具用途销售面板。(责编:Nicole)
来源:日经技术在线
如需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LEDinside官网(www.ledinside.cn)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