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技术模组化趋势明显,国星光电发布MIP面板AS系列
2025-05-2714:08:08[编辑: Andygui]

在过去一两年的时间里,MIP封装技术的应用潜力进一步获得产业链和市场的认可,相关厂商持续在通过创新带动MIP封装产品的降本提效,推出更适合下游制造、更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今年ISLE展会的展品反映,布局MIP技术的厂商、MIP显示产品均明显增多。比如,此前一直专注于COB封装技术领域的雷曼光电也首次推出了MIP显示屏。技术趋势上,MIP技术模组化的趋势亦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有利于推动MIP系统成本的下降,对于下游显示屏厂商布局MIP技术路线而言也是一大利好。

MIP技术模组化的具体例子可参考国星光电的产品,该公司于4月29日正式发布了MIP面板AS系列,该面板采用“MIP+模组+GOB”三重技术融合方案,核心优势主要包括三方面:

GOB:通过改变现有模压封装形式,简化为GOB封装,优化结构和成本;

一体化:AS系列MIP面板采用一体化工艺流程,减少工艺环节,降低灯珠标准,更多结构优化,实现更优显示效果和可靠性;

定制化:AS系列MIP面板的灯珠可按需求定制,搭配模组可匹配更多变的结构和应用场景,在色域和差异化更显优势,更适合未来多变的市场环境。

国星光电MIP面板国星光电MIP面板国星光电MIP面板国星光电MIP面板

国星光电表示,该系列产品主要面向P1.2以下微间距显示市场,可满足4K/8K超高清显示时代对画质精度与空间适应性的双重需求。

据LEDinside了解,MIP技术目前仍处于量产的初期,短时间内成本优势还不明显。但随着封装厂商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探索,MIP技术的成本优势正从芯片、封装到显示屏各个环节逐渐显现。

芯片环节,MIP是芯片级封装,支持使用不断微缩的芯片,而由于芯片尺寸小,单位晶圆的利用率大幅提升,意味着芯片环节成本的降低。

封装环节,对于基板的选择更加灵活,且对精度限制要求不高,可解决芯片到显示面板之间的工艺难点,对巨量转移的良率要求也有所降低,相当于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此基础上,采用一体化及GOB封装,MIP在画质、可靠性及成本上的优势进一步凸显。以GOB(Glue on Board)制程为例,灯珠与PCB板键合之后灌一层黑色的光学胶,将原本的点光源转变为面光源,显示屏的发光均匀性以及色彩对比度均得到了提升。此外,产品防护性和可靠性增高,相当于降低了后端的维护成本,延长了产品寿命。MIP面板的整体成本效益由此可见一斑。

显示屏环节,真正Micro LED芯片级别的MIP封装制程中,显示屏厂商传统的SMT设备难以兼容,但若封装厂商以MIP面板/模组的形态出货,则为显示屏厂商解决了这个问题,节省了增设新设备的成本。

总的来说,在模组化趋势发展下,MIP技术有望加速渗透下游市场,助力LED显示屏厂商拓展应用边界,进而推升LED显示屏的市场规模。(文:LEDinside Janice)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www.ledinside.cn)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

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