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入局AR眼镜,LCoS/LEDoS/OLEDoS谁是未来?
2025-09-1009:00:18[编辑: MiaHuang]

行业龙头的战略选择往往会牵动全局,其布局对产业发展具有风向标意义。

9月17日,美国知名科技公司Meta将在年度Connect发布会上,将计划推出首款量产AR眼镜Meta Celeste(代号Hypernova),并配备搭载LCoS技术的微显示屏,这将是AR行业的一大看点。

Meta

图片来源:AI生成(非产品图)

只不过,技术路线从来都没有标准答案,LCoS技术虽然具备成熟度和成本优势,但是也面临光机体积微缩与功耗上的挑战,相比之下,OLEDoS(Micro OLED)、LEDoS(Micro LED)技术则在显示性能上更具想象空间,不同厂商战略选择的背后,折射出各自对市场节奏和未来方向的判断。

Meta押注LCoS显示,瞄准大众AR市场


Hypernova意为“超超新星”,可见Meta对该产品寄予期望。

售价方面,Hypernova此前预计将超过1000美元(约合人民币7147元),但据彭博社报道,Meta通过优化成本,将售价降到800美元(约合人民币5717元),Meta此举是为了用较低利润率刺激市场需求,加快产品的普及。

硬件上,Hypernova采用全彩LCoS+阵列光波导架构,峰值入眼亮度为2,000尼特,但是LCoS因为背光原因,无法做到全暗,而且功耗比较大,因此Meta为保证续航,只采用了单目显示方案,整机重量约70克。

Hypernova还首创了sEMG神经腕带,可以通过手势进行非接触操作,同时镜腿上也保留了触控功能,其多模态AI功能也很丰富,可以实时视觉搜索、语音助手和社交直播。此外,该眼镜搭载骁龙AR2 Gen 2芯片,能够更好地实时翻译、场景识别等端侧AI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Hypernova是Meta首款真正面向大众的量产AR眼镜,此前,Meta虽然推出过多款产品,如高端概念机Orion和Ray-Ban合作的智能眼镜等,但是前者主要用于展示前沿技术,后者的功能较为基础。

Meta

以Orion为例,该产品采用了LEDoS微显示面板,生产成本接近10,000美元/副,此外,其碳化硅波导片在生产工艺与成本上也存在一定限制,相比之下,Hypernova售价不到800美元,同时具备AI交互功能,更符合当下大众市场需求。

Orion

Orion(图片来源:Meta)

Meta谋划下一代AR技术

Meta在Hypernova眼镜中选择LCoS技术,没有追求最顶尖的显示技术,而是兼顾功能、使用体验和成本,从而推动AR眼镜产品的普及。

TrendForce集邦咨询认为,短期内,LCoS技术将随着Meta的采用而在市场中崭露头角。不过,OLEDoS凭借其成本优势,目前在中国地区仍是市场主流;单绿色LEDoS的提示类AR眼镜的成长也带动LEDoS的技术渗透率提升。

长期来看,TrendForce集邦咨询指出,随着AI功能的加入,AR装置对运算能力和续航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并对显示效能提出更高的门坎。海外厂商更倾向于发展的高规格全彩LEDoS技术,预计到2030年,搭载该技术的AR装置出货量将达2,090万台,渗透率达到65%。

面对这一趋势,Meta早已展开布局。

一方面,是通过中期产品的迭代,优化用户体验。据悉,Meta计划在2027年推出Hypernova 2,新产品升级为双目显示,采用高亮度、低功耗的OLEDoS屏。

另一方面,是对LEDoS技术进行布局,为未来可能的技术突破做好准备。这不仅体现在Meta自身的研发上,其供应链合作伙伴也在加速推进相关技术。

供应链企业歌尔股份在今年8月宣布投资LEDoS技术商Plessey。值得一提的是,Plessey和Meta合作多次,2020年,Plessey获得Meta AR显示屏独家技术授权并采购全部AR屏幕。今年1月,双方联合开发了全球最亮的红光LEDoS显示器,适用于AR眼镜。

OLEDoS/LEDoS AR眼镜新品密集发布

Meta的这一系列布局,不仅是自身的技术储备,也反映了整个AR行业的共同走向,不过,当Meta在稳步推进时,一些企业已经率先将OLEDoS/LEDoS技术带向了市场。2024年来,许多公司纷纷发布了搭载这些技术的AR产品,市场竞争逐渐激烈。

OLEDoS阵营


OLEDoS虽然在亮度方面具有先天局限性,但是较LEDoS技术发展较早,技术成熟度也更高。据LEDinside不完全统计,2024-2025年共发布了15款OLEDoS AR眼镜,包括雷鸟创新、XREAL、星纪魅族、TCL、创维、华硕等品牌。

OLEDoS AR眼镜

从部分厂商的新品中,可以观察到一些迭代趋势的变化,以雷鸟创新为例,其在近两年内相继推出了4款OLEDoS AR眼镜,定位偏娱乐化需求,技术升级主要围绕用户体验展开,逐步提升显示亮度、色彩和音质,以及增加护眼技术。

雷鸟

雷鸟创新等终端厂商的发展离不开上游供应链企业的支持。

今年来,多家国产企业推动OLEDoS项目的落地和建设,持续扩充产能,其中包括视涯科技、宏禧科技、熙泰科技、睿显科技、国兆光电等。

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表示,除了日系厂商索尼以及中国的京东方(BOE)、视涯科技、熙泰科技之外,已有超过十家中国厂商开始布局12英寸OLEDoS的量产产线。随着进展加快,未来这些企业对于OLEDoS核心材料与部件的需求将日渐加大。

OLEDoS

以奕瑞科技为例,其在今年5月大手笔投入建设OLEDoS微显示背板项目,预计将新增硅基OLED微显示背板产能5,000张/月,以满足特定客户及视涯科技需求。

LEDoS阵营

LEDoS近眼显示技术的商业化脚步也正在加快,逐渐从单色显示迈向全彩显示阶段。根据LEDinside整理,这些LEDoS AR眼镜产品更多是主打高清显示,如户外显示等。

LEDoS AR眼镜

在上述终端厂商中,近期也传来一些积极的进展。

9月1日,Rokid旗下消费级AI+AR眼镜Rokid Glasses迎来全渠道开售,产品正式售价为3,299元。根据相关媒体统计,截至开售当天下午6点,Rokid Glasses估计已实现超2,000万元的线上销售额,显示出市场对该产品的关注和认可。

Rokid

Rokid Glasses(图片来源:Rokid)

Rokid Glasses是一款AI+AR智能眼镜,于2024年11月发布,这也是Rokid首款搭载LEDoS技术的眼镜,采用了JBD的蜂鸟Mini Ⅱ单色光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JBD是AR眼镜LEDoS微显技术主要供应商之一,据不完全统计,JBD的LEDoS微显示屏已应用于超过30款AR眼镜产品,其中包括微光科技玄景M5、星纪魅族StarV Air2以及逸文科技G1等产品。

在生态应用方面,LEDoS AR眼镜也有新进展。

今年5月,雷鸟创新和高德地图达成合作,计划推出融合高德AI导航的全彩LEDoS AR眼镜;8月,雷鸟创新又和蚂蚁集团合作,推出全球首款支持全彩眼镜支付的雷鸟X3 Pro。此外,星纪魅族在4月宣布,其LEDoS AR眼镜将支持线下支付功能。

项目方面,今年以来,LEDoS微显示产业链在量产、交付与新项目布局上全面提速,其中,雷鸟创新、赛富乐斯、诺视科技等LEDoS项目相继投产,京东方华灿工厂也实现产品交付,同时西湖烟山完成AR/VR芯片项目签约,法国Aledia启动AR用生产线立项。

LEDoS

虽然LEDoS还有一些技术难题需要突破,比如红光材料的优化与全彩显示方案的落地等问题。不过,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难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从长远来看,随着AI功能的加入,AR设备对性能的要求将越来越高,LEDoS有望成为未来的重要技术之一。

尽管Meta目前选择LCoS,但市场并非只有这一条路可走,OLEDoS、LEDoS等技术凭借不同优势并行发展,这些多元的技术路线,反映了各厂商对市场节奏和未来方向的不同判断,共同推动着AR行业的发展。(文:LEDinside Mia)

自发光显示产业研讨会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www.ledinside.cn)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
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