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行业也有“泡沫”?LED资本注入需谨慎
2013-09-2608:13:16[编辑: jasminezhuang]

截止2013年8月31日,照明行业上市公司2013年半年度报告悉数披露完毕。半年报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91%的照明上市公司比去年同期营业收入得以提升,平均增幅为22.36%。相较去年,整体业绩稳步向上攀升。

然而,仅从长达数十份、多达数百页的年中报告里看到那些华丽的数字、表面的繁荣是远远不够的,隐藏在年报背后的隐忧、发展的动向、未来的趋势或许更具参考价值。



观察1:LED市场爆发“梦想照进现实”

就在两年前,业内人士和媒体的聚焦点还是“LED照明市场的春天何时才能到来?”,广大厂商且行且忧着“快一步成烈士,慢一步变炮灰”的尴尬。然而,截至目前,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越来越清晰,可以说,LED市场的爆发已经“梦想照进现实”。

据报道,今年上半年,LED行业产值整体继续向上,同比增长25%,高于去年全年23%的增幅。而与之对应,2013年照明上市公司半年报中,91%的照明上市公司同比去年同期营业收入得以提升。其中,在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上涨的上市公司中,13%的企业同比上涨幅度为50%以上;7%的企业同比上涨幅度为30%至40%;30%的企业同比上涨幅度为20%至30%;27%的企业同比上涨幅度为10%至20%;23%的企业同比上涨幅度则在10%以内。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深圳上市公司的表现可谓是“冰火两重天”。首先,在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前5名中,深圳上市公司占有4席,分别是深圳市瑞丰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67.01%)、深圳市长方半导体照明股份有限公司(53.47%)、深圳市聚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52.54%)、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9.21%),表现让人眼前为之一亮。

与此同时,在营收收入同比增幅末5名,深圳上市公司亦占有3个位置,分别是深圳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82%)、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5.01%)、深圳市实益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7.79%)。

不可否认,在整体大环境不尽景气的当前,照明上市公司的业绩回暖与LED市场逐渐崛起不无关系,且LED市场兴盛之势已逐渐由户外照明转向商业照明以及家居照明。就连前些年对LED照明发展持观望态度的吴长江也公开表示:LED照明的春天已经来临。

以深圳市瑞丰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今年上半年,以营业收入同比上年同期增幅67.01%拔得头筹的它在《2013年半年度报告中》写道: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9438.28万元,同比增长67.01%;净利润为2618.21元,同比增长31.61%。同时,《半年度报告》还描述到:照明市场方面,随着国家“节能补贴”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以及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质检总局6大部委制定的《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正式发布,部分传统照明企业加大了LED照明的推广,照明市场亦随着商业照明的爆发和室内照明的启动走出了2012下半年的困境,下游应用需求强劲。在2013年上半年,公司照明LED产品的销售额为1.37亿元,同比增长49.23%。

由此不难看出,广大上市公司对LED市场的当前及未来充满信心与决心。

政府断奶,尚能饭否?

尽管当前照明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呈上升趋势,但隐藏在年报中的一些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政府补贴对公司业绩及净利润的左右”,让业界人士不禁担忧:政府断奶,尚能饭否?

不可否认,LED产业在我国的兴起与政府的大力推动不无关系。而前期,地方政府给予的巨额补贴更是极大程度上地“扮靓”了部分LED上市公司成绩单,受惠者包括三安光电、勤上光电、德豪润达等一大批上市公司。

以三安光电来说,三安光电公告曾显示:在过去的2012年、2011年、2010年三年间,三安光电获得的政府补贴金额分别是3.28亿元、8.05亿元、2.53亿元,分别占到当年净利润的40.5%、86%和60.4%,比例之高,令人乍舌。据三安光电一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亿元,同比减少18.77%。业界人士分析,这与“一季度三安光电仅获得政府补助1101万元,导致公司营业外收入同比大幅减少68.4%到4826万元”不无关系。

而今年上半年,最能看出政府补贴对于LED上市公司净利润巨大影响作用的当属德豪润达。根据德豪润达2013年中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3亿元,同比增长10.52%;净利润为5050.1万元,同比下降59.38%。

资料显示,德豪润达在2012年中期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54亿元,而今年上半年的这一数据仅为5741.05万元,前后相差近亿元,达到了9659万元。而根据德豪润达发布的前三季度盈利预测,公司预计前三季度的净利润4617.21万-8080.12万元,同比下滑30%-60%。对于原因,德豪润达也认为是受到政府补贴大幅减少等因素影响所致。

而据媒体报道,德豪润达在2012年、2011年、2010年三年间获得的政府补贴分别是2.24亿元、3.1亿元和2.7亿元,分别占到当年净利润的138%、79.1%和129%。

行业资深人士表示,政府相关补贴不会永远继续下去,且未来类似补贴将越来越少,金额越来越小。届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实力以及实际盈利能力将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势。



观察2:产业链整合由盲点到热点

所谓“产业链整合”是产业链环节中的某个主导企业通过调整、优化相关企业关系,使其协同行动,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能,最终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过程。

当前,“产业链整合”在LED照明行业是潮流,是趋势,更是不折不扣的热点。翻阅2013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年报,“收购”、“并购”、“合股”、“注资”、“入股”等词汇及字眼可谓是“屡见不鲜”。而“产业链整合”的具体事例更是数不胜数。

如国内芯片龙头三安光电在《2013年半年度报告中》写到:尽快实施完成公司参股台湾璨圆光电与收购美国流明股权事项,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质量,改善产品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而在LED下游应用领域,三安光电也是动作频频,颇引关注。一方面,三安光电和阳光照明合资成立厦门阳光三安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3000万人民币,三安光电和阳光照明分别出资40%和60%,合资公司业务经营范围涵盖LED新型光源、新型照明产品的研发和照明市场渠道开发。另一方面,三安光电还宣布与珈伟股份合力打造一家LED应用公司,总投资预计超过10亿元。

而其它上市公司“产业链整合”的活跃程度也是居高不下,且颇有你追我赶之势。如作为年初照明行业最为关注的“雷达恋”,近日又传出新动作。德豪润达公告:拟与雷士照明共同出资在广东惠州设立一家从事LED(发光二极管)封装业务的公司。其中,德豪润达以现金出资4080万元,雷士照明以经评估后的设备及现金出资3920万元,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如国内封装大厂瑞丰光电发布公告称,将与TCL集团、台湾璨圆光电全资子公司裕星企业共同斥资2亿元,成立华瑞光电科技(惠州)有限公司。而江西联创光电则公告称:将以1672万元收购上海信茂51%的股权,布局华东地区的LED业务。

行业资深人士表示:作为新一代光源,LED不仅是一次产品革命,亦是一次产业革命。在这次革命中,任何企业想要单打独斗地向前推进,将是非常困难的。整合资源、互相借力,企业才能活得更好,走得更远。

“和谁同行”决定“能走多远”

俗话说:“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博弈亦是如此。“产业链的整合”致力将处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通过“资本的力量”或是“共赢的目标”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在后期合作中产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效。因而,“产业链整合”听上去很动听,看上去很美好,但其背后亦是有荆棘、有风险存在的。其实,除了产业链整合外,上市公司之间任何形式的合作都存在正反两面,需要谨慎对待。

2013年半年度报告出台后,很多媒体开始关注当初高调宣布“恋情”的雷士照明与德豪润达的业绩表现。8月29日,雷士照明发布2013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雷士照明上半年实现收入16.89亿元,同比上升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8123.4万元,同比上升92.3%。而德豪润达2013年年中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德豪润达实现营业收入13.53亿元,同比增长10.5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5050.1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9.38%。在上半年归属股东净利润方面,雷士同比上升92.3%,德豪润达则同比下降59.38%,两者相差甚远。因而,有媒体开始质疑双方的合作“值不值得”。

让媒体对于双方合作存在质疑的另一原因就是双方合力打造的“雷士·德豪”品牌在渠道市场的表现整体过于平淡。虽目前已可在终端市场看到“雷士·德豪”的品牌形象专卖店,但就整个渠道布局力度以及市场活跃程度来说,表现并不突出。

据悉,截至2012年末,雷士照明在全国拥有专卖店3231家,地级市覆盖率已超过97%。作为照明行业优秀品牌,雷士照明如何在渠道中平衡“雷士”与“雷士·德豪”的关系,也是被部分业内人士质疑双方合作能否带来共赢的因素之一。

当然,现阶段,判定“雷士照明与德豪润达的合作能否共赢”还为时过早。但在众多上市公司积极寻求合作,进行资源共享的当前,提醒一句,选择合作伙伴很重要,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观察3:“渠道建设”仍是重中之重

“得渠道者得天下”,尽管LED发展初期,曾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怀疑,但时至今日,不可否认,和传统照明时期一样,LED照明时代,渠道的重要性亦是不容忽视。然而,这一轮的“渠道圈地”明显要更为激烈,或是惨烈。

从亿光LED照明到长方照明,从国星光电到雪莱特照明;从佛山照明到阳光照明,等等,各大照明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在全国范围内召开的新品推介会、地区招商会、市场启动会等无不告诉我们:今年上半年,“渠道建设”工作仍是当前上市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且短期内难以动摇。

而作为今年渠道市场最受瞩目的LED照明品牌,非亿光LED照明莫属。从今年4月份开始,其先后在江苏常州、湖北武汉、河南郑州、安徽合肥、山东临沂、陕西西安、湖南长沙、江西南昌、浙江杭州、福建厦门、四川成都、云南昆明、北京、黑龙江哈尔滨等14地召开了亿光LED照明科普大讲堂暨区域市场启动会议,并在上海总部召开全国省级运营商会议。而在6月份,亿光LED照明更是连续7地奔波,会议时间密度可见一斑。与此同时,亿光LED照明还联手大照明全媒体在全国范围内举办“LED照明大讲堂”公益普及活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助力其渠道建设及品牌提升。

由上我们不难得知:2013年上半年,终端渠道争夺战到底有多惨烈!为了避免在终端市场的正面对决,部分上市公司选择了进军其它渠道,如电商渠道。9月11日,洲明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与上海翰源签订了“上海翰源照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及增资协议”。洲明科技以自有现金484万元对翰源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将获得翰源20.59%的股权。经本次增资入股完成后,双方将注册建立“洲明翰源”家居照明品牌,携手打造LED电商时代的新渠道,成为LED照明行业第一个构建线上线下同时结合的“云商”模式的新锐品牌。但由于“洲明翰源”家居照明品牌尚未真正推向市场,因而未来市场表现及终端反响如何有待验证。

行业资深人士表示:照明上市公司除了雷士照明、佛山照明、阳光照明等少数老牌劲旅外,多数LED上市公司的渠道网点处于相对空白阶段。虽然2012年甚至之前,部分上市公司已经开始布局渠道发展,但鉴于LED市场成熟程度过于欠缺,整体区域招商及新品推介效果并不理想,因而2013年成为LED上市公司渠道建设的集中爆发年。

渠道布局勿求“大而全”


2013年上半年,照明上市公司集中发力渠道建设,争抢市场份额,在进一步刺激LED市场发展之余,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亟待重视。

第一:“同质化严重”。这里的“同质化”包括产品同质化、运营模式同质化、渠道划分同质化、品牌定位同质化等。部分上市公司由于原先重心放至国外市场,尚不适应国内市场,或是原先集中在产业中上游,对下游应用市场了解不够,致使在渠道建设中,一味沿用传统照明渠道模式或是模仿、抄袭同行。这给终端市场广大经销商带来疲惫之余,也让企业招商及新品推介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过分追求速度”。渠道的建设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然而这个道理,很多上市公司可能知道,但并不十分理解。快,更快,在“快节奏”的催促下,上市公司招商会议的时间越来越密集、网点铺设的动作越来越频繁,但有质量、有发展、有优势的网点屈指可数。据悉,某深圳上市公司两年前曾在全国范围内大举进行渠道建设,但不到两年的时间,一半的渠道网点被淘汰,至今仍在忙于渠道开发与维护。

第三:“投入产出比低”。众所周知,上市公司资金实力雄厚,但“有钱”不代表“会花钱”。在上市公司渠道建设过程中,“投入产出比低”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这里投入包括产品研发投入、营销人员投入、会议营销投入、会展营销投入、品牌宣传投入等等,然而一旦终端销售业绩迟迟未能见涨,那么上市公司则将面临难以向股东交代的问题。

与此同时,在终端市场,很多商家表示,上市公司并未因其“特殊身份”而受到“特殊照顾”,其竞争压力亦不见得小于传统照明转型企业。





观察4:这是一个玩资本的时代

LED的来临把照明行业拉近了一个新时代——玩资本的时代。

“募集资金”、“发行股票”、“创投公司”、“股价动荡”、“增发预案”……在LED照明行业,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资本所散发的味道已经越来越浓郁。君不见,“传统照明三大家”之一的欧普照明今年也急于踏上上市的征程,可见资本的魅力。

以华灿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尽管今年上半年市场表现不佳,营业收入同比去年同期下滑高达40.42%,且处于照明上市公司上半年度营收增幅濒临垫底的位置。但在资本市场,它仍是不折不扣的宠儿。

据悉,这家在2005年底成立、2012年上市的企业,在短短6年的时间里,吸引了十多家PE投资机构争相入股。自2005年成立以来,华灿光电通过PE接受了美国IDG、浙江华讯、金石投资、开头成长、天福华能、国富永钦、金智汇富等11家创投机构的投资。其中IDG还专门为参股华灿光电单独设立了两只基金:JingTianI和JingTianII,IDG对华灿光电进行了三轮投资,金额超过1亿元。据分析,华灿光电成立时注册资本为4000万元,首期到位仅220万元。根据华灿光电3亿股的总股本、每股9.05元测算,华灿光电目前市值达27亿元。

不可否认,现阶段,“资本”在LED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丰厚的资本,LED上市公司可以有能力把握到更多的发展良机,这也令众多中小型照明企业“羡慕嫉妒恨”。如9月10日晚间,国星光电披露定增预案,公司拟6.96元/股底价定增不超过9055万股,募集资金约6.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国星半导体外延芯片项目(二期)和补充公司流动资金。行业资深人士预测,此举对国星光电未来产业链完善及综合竞争力提升将大有裨益。

行业分析,上市公司的雄厚资本将全程助力产品研发、制造、营销、渠道、品牌、推广、服务、人才等各个环节,尤其是在LED发展的关键时间窗口期,资本的作用将愈发突出、重要。

“资本”其实是把双刃剑

资本不是万能的。作为上市公司,在资本运作过程中享受某些便利与优越的同时,也面临诸多烦恼,如“去哪找钱”、“找谁要钱”、“钱该怎么用”、“怎么向股民汇报”,等等。在当前,尽管广大投资者对LED及LED照明发展前景仍十分看好,但一轮一轮的倒闭潮涌来,也使得资本在注入的时候更为谨慎。如今,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对资本保持冷静、理性的态度,同样冷静下来的还有广大的投资者和股民。

以士兰微为例,8月中旬,士兰微共向97家机构及个人发送了《认购邀请书》,其中包括基金公司20家、证券公司10家、保险公司5家。但在《认购邀请书》规定时限内,士兰微承销商仅仅收到盛宇投资、大成基金、人寿资管、上海证大投资4个投资者合计10个有效报价。最终,士兰微的发行价格确定为4.80元/股,发行数量从原先17000万股上限缩至9120万股。

与此同时,近日,福日电子拟以6.41元/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5000万股股票,拟募集资金2.78亿元,其中约1.95亿元用于收购深圳迈锐光电92.8%的股权,另外约8300万元资金用于偿还借款。该方案推出虽然得到持38.76%股权的公司大股东福建信息产业集团的力挺,但在定增方案股东会表决中,仍以反对票1696万股约占63%,遭到否决。

与此同时,LED上市公司对有关资本使用的细节也在媒体的镁光灯下变得无处可躲,并需要时刻接受一些质疑之声。且由于股市的动荡不安,股民对LED上市公司资本的动作也更为关注。

以德豪润达为例,近日被财经媒体曝光《德豪润达5100万开发支出难挽业绩颓势》。据德豪润达半年报显示,德豪润达2013年上半年末开发支出达1.49亿元,较上年末新增5100万元,占本期研究开发项目支出总额的比例96.57%。据悉,同行业公司上市以来开发支出金额一直很小。因而,德豪润达被爆出公司涉嫌将研发支出过度资本化,以调节业绩,但仍难挽业绩颓势。

而厦门信达近日公告显示,公司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8000万股,发行底价为9.72元/股,募集不超过7亿元资金,投向安溪LED封装新建项目、厦门LED应用产品扩产项目、RFID产品设计和生产线扩建项目。虽然厦门信达信心满满,但市场却并不买账。公告之后,公司股价持续走低,盘中最大跌幅一度超过6%。

可见,对于资本,照明上市公司亦需要时刻谨而慎之。(责任编辑:紫荆)

 

来源:大照明

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