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推,面板厂积极变身Tier 1
2024-05-1315:40:24[编辑: Lynn1212]

技术的革新往往会引起产业的变革。随着汽车屏幕的发展,车载屏幕的供应系统也发生着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车载显示供应商的话语权正在提升。

车载显示供应链迎变局,面板厂晋升Tier1

传统的车载显示供应链由面板厂、模组厂、系统集成商以及整车厂构成,各个环节泾渭分明、各司其职。

图1:车载显示传统供应链

在这一模式中,整车厂主要向Tier1提出生产定制需求,而Tier 1又将这些需求向上传导,整车厂不会直接与面板厂沟通。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浪潮席卷而来,车载显示不断向大屏化、多屏化、更高技术含量(如窄边化、曲面屏、异形屏、透明屏等)的方向发展,在顺应汽车发展趋势的同时,车载显示在汽车中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强。

在此背景下,整车厂为了沟通效率的提升和降低成本的需求,开始尝试跳过Tier1直接和面板厂/模组厂联系;面板厂/模组厂为了强化自身地位、提升自身竞争力,也在寻求转身为Tier1的方式,传统车载显示的供应链体系受到冲击和重建。   

仅以面板厂而言,纯面板厂转身为Tier1并非易事。TrendForce集邦科技研究副总经理范博毓在2024集邦咨询新型显示产业研讨会上,将这一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纯面板厂商;第二阶段是搭配整车进行简单的内饰搭配;第三阶段是囊括摄像头、传感器等更精密的功能部件;第四阶段是系统整合阶段;在实现所有系统的整合后,面板厂才能到达最后阶段,成为Tier1。

但传统面板厂的业务与Tier1的业务相差径庭,这为面板厂的变革带来了极大的技术难题。面板厂商不仅要深耕不同的显示技术,还需要与摄像头厂商、膜材厂商、驱动芯片厂商、传感器厂商、车厂等展开更多的跨界合作,赋予车载显示更多的价值,取得差异化优势。

目前,京东方、深天马、TCL华星、惠科等,依托面板资源不断拓展Tier1业务,打造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其中,京东方车载显示出货量及出货面积在2023年持续保持全球第一的地位。在2023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上,京东方表示,车载业务是京东方的重点,公司将强化与Tier 1、OEM厂商的深度合作,这涉及到passive、TFT LCD、OLED多种产品技术形态;公司也将在车机一体化上给特定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据悉,京东方正通过旗下的京东方精电发展车载显示业务。京东方精电是京东方集团全球车载业务的唯一销售平台,其在汽车TFT显示屏和大中型显示屏模组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2022年京东方精电与京东方共同投资的京东方成都车载显示基地项目正式投产,项目总投资25亿元,达产后可年产车载显示屏约1500万片。

京东方成都车载显示基地效果图(图片来源:成都高新)

深天马车载业务包含三大板块:传统车载显示、汽车电子业务、新能源汽车业务。在2024年4月28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深天马表示,汽车电子业务在2023年开始向国际头部客户批量交付车载显示总成产品,目前已取得5家国际头部整车厂的多系列合作项目。2024年3月,深天马面向国际头部车企的汽车电子业务实现销售额单月破亿。

其表示,车载显示总成产品比传统车载显示产品集成度更高,对生产工艺复杂程度和技术要求也更高。而成功供应车载显示总成产品也意味着深天马已成为Tier1的一员。

TCL华星在CES 2024上展示了一款“全球领先复合功能驾驶座舱”模型。该模型集成展示了多款车载显示应用,具体包括42.7英寸超大异形车载一体式Mini LED显示屏、10.1英寸智能透明OLED触控屏、5.1英寸AR抬头显示、14英寸高屏占比超薄柔性OLED显示屏,展现多元化的车载显示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TCL华星

据悉,TCL华星从2018年开始组建车载团队,并于2019年起正式进军车载屏市场。官网显示,TCL华星车载事业部深耕分离式、联屏式、一体式显示产品,开拓抬头显示、电子后视镜、屏下摄像头、扶手屏等领域,搭载动态防窥、分区显示(Local dimming)等技术,追求极窄边框、极佳点触、极高画质的感官体验和安全感。

目前,TCL华星已与奔驰、比亚迪、奥迪、吉利、上汽等知名汽车品牌开展合作。

而惠科作为车载显示领域的新兴力量,其H4项目(惠科绵阳G8.6产线)于2022年入局汽车显示应用市场。2024年4月23日,惠科股份与新技电子(隶属技研新阳集团)在东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各自核心技术积累、制造能力及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双方在车载显示技术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据悉,新技电子拥有Tier1级别的技术实力、生产制造能力以及市场优势。

国际方面,2024年3月,根据外媒eeNews Europe报道, VueReal已与大陆集团签署协议,将在汽车应用中使用Micro LED显示器制造技术。

据悉,VueReal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基于Micro LED微型显示器的企业,总部位于加拿大。   

多数企业主要通过合作/自研的方式,逐渐拉近与Tier1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友达则选了另一条路:收购。

2023年10月,友达宣布将合并德国车用零组件供货商Behr-Hella Thermocontrol GmbH(BHTC)100%股权;2024年4月2日,这一收购事项正式完成,收购价格为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6.74亿元)。

图片来源:友达

据悉,BHTC专精车用人机界面(HMI)、车用空调控制系统及电子控制元件等产品,与国际各大OEM车厂有深厚合作关系,客户包括奥迪、宝马、宾利、布加迪、戴姆勒、克莱斯勒、保时捷等。收购事项的完成也意味着友达正式晋升Tier1。

业绩方面,友达2023年车用产品营收占比约17%、达431亿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96亿元);BHTC 2023年营收约近200亿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44亿元)。

AI时代,面板厂齐布局

在这个“AI+”的时代,各面板企业均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等过程中融入了AI元素,以提升显示效果、优化生产流程和增强用户体验。

比如TCL将AI融入智能制造产线中,在智慧生产、工业质检、物流等方面实现智慧化升级;深天马也利用AI技术,对产线进行智能制造升级。其中,武汉天马G6工厂采用了柔性高效的交付管理、全流程的质量管理、动态优化的工艺管理和绿色安全的能效管理,智能化程度极高。

此外,根据京东方在2024年4月2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京东方于2018年成立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中心,目前有近500人的相关研究团队,主要方向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在产线和产品中的应用。

京东方还将年度销售收入的0.5%(2023年营收为1745亿元,以此推算约为8.7亿),专门负责推动人工智能在各业务版块的实践落地,主要围绕提高制造过程中的执行效率、智能制造工艺、良率提升、数字化管理、更聪明的屏。

具体到汽车领域,2023年年报显示,京东方智慧车联业务通过集成DMS、手势识别、触控反馈、裸眼3D等前沿功能,聚焦含健康、娱乐、休闲、办公四个维度的智能座舱“HERO”创新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整体解决方案,带来更加智能化的驾乘新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布局智能座舱绕不开AI技术;而布局AI技术,可赋能的又何止于车载业务!正如TCL在2023年年报中所言,“展望未来,随着与5G、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新型显示应用及场景不断涌现,拉动显示行业需求增长。”其还指出,目前,“企业增长由追求规模转向由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生态布局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回归汽车行业,随着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汽车逐渐进入AI定义汽车的时代,而对于面板企业而言,不管是单纯提供车载面板,抑或进一步成为Tier1供应商,布局AI技术都能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来源:WitsView睿智显示)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www.ledinside.cn)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

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