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精电、康冠科技等9家显示企业公布上半年业绩
2025-08-2710:20:03[编辑: MiaHuang]

近日,京东方精电、康冠科技、清溢光电、天禄科技、蓝思科技、天德钰、中颖电子、汇成股份、凯伦股份9家显示相关企业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 

显示业绩

京东方精电

京东方精电上半年实现营收66.7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1.13亿元),同比增长约8%;股东应占溢利为1.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65亿元),同比增长5%。

京东方精电表示,公司的收益增长主要受薄膜电晶体(「TFT」)产品、触控屏显示模组及车载系统产品销售增长所带动。此成长主要是源自于公司中国大陆主要客户的需求。

公司TFT模组业务及触控屛显示模组业务占收益约94%,而单色显示屏业务的收益贡献于回顾期则有所减少。在公司营收中,汽车显示屏业务占94%,其余主要为工业显示屏业务。

报告期内,汽车显示屏业务实现营收62.45亿港元,同比增加约9%。公司的系统业务已成为新的成长引擎,并专注于智能显示系统、先进显示系统、智能座舱系统、海外显示系统和其他相关产品。与2024年相比,公司的系统业务产生的收益较去年大幅增加。

工业显示屏业务实现营收4.26亿港元,同比增加约5%。该业务占本集团整体收益约6%。报告期内,营收增加主要是受消费性电子产品需求的成长影响,公司将继续致力推广产品以适应新的应用和新兴市场,并寻找新的机会。

展望未来,汽车显示屏业务仍将作为京东方精电核心;与此同时,工业显示屏业务已实现多元化发展,并展现出巨大潜力市场,成为公司的业务重点

康冠科技

康冠科技主要业务为智能显示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以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智能交互平板、创新类显示产品、专业类显示产品、智能电视等。

康冠科技上半年实现营收69.35亿元,同比增长5.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减少6.03%。

康冠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创新类显示产品的营业收入和出货量都实现较大增长,出货量同比增长48.05%,主要原因系公司深度运用AI技术赋能创新类显示产品,结合VR、AR等前沿科技,极大地提升了产品力。

“6.18”购物节期间,康冠科技子品牌KTC的销售额与销量均实现显著跃升,全网品牌曝光度同步创下新高。海外线上市场同样稳步推进,线上销售额与品牌曝光量保持双增长态势。

智能电视业务方面,公司生产的智能电视产品按显示技术可分为OLED电视、Mini-LED电视和LED背光电视。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电视出货量同比减少8.3%。

天禄科技

2025年上半年,天禄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96亿元,同比减少8.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7.26万元,同比增长0.71%。

据悉,天禄科技主营业务是显示面板核心精密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导光板。

针对公司营收情况,天禄科技表示,公司主要产品除笔记本电脑类导光板业务收入略有增长外,台式显示器类、液晶电视类导光板业务收入有所下降,与细分品类下游出货量趋势基本一致。

报告期内,公司的毛利率为19.86%,同比增长1.35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原材料MS、PMMA板材和粒子市场价格处于下行周期。

此外,子公司安徽吉光开展TAC膜业务目前主要费用为研发费用,报告期内,安徽吉光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约330万元,随着业务的开展费用有所增加。

清溢光电

清溢光电主要从事掩膜版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业务,是国内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掩膜版生产企业之一。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2亿元,同比增长10.9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03.76万元,同比增长3.52%。

报告期内,公司平板显示掩膜版实现销售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12.27%。

合肥工厂在AMOLED、LTPS、Micro LED高精度掩膜版工艺和产能方面持续提升,客户推广效果显著,中高端半透膜掩膜版(HTM)量产能力快速增长。合肥清溢依托现有厂房,规划新增产线,扩大AMOLED、HTM掩膜版产能,并增加PSM掩膜版生产能力,以覆盖AMOLED、AR/VR等高端市场,填补PSM产品技术空白。

佛山生产基地“高精度掩膜版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封顶,首批设备进场,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平板显示配套掩膜版产线试生产。深圳工厂在FMM OLED大尺寸高精度掩膜版和HTM中高精度掩膜版工艺方面也取得提升。

蓝思科技

2025年上半年,蓝思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29.60亿元,同比增长14.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3亿元,同比增长32.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40亿元,同比增长41.85%。

报告期内,蓝思科技通过完成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发行上市,为进一步加快全球化布局、优化产品组合募集了资金。

报告期内,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71.85亿元,同比增长13.19%。公司完成了多款年度旗舰手机的研发和量产准备,配合头部客户量产了多款新品高端机型金属中框,市场份额与盈利较上年快速增长;个人计算机业务受益于市场需求回暖,上半年产销与盈利同步提升。

智能汽车与座舱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1.65亿元,同比增长16.45%。公司中控模组、智能B/C柱、充电桩、座舱装饰件及无线充电模组等核心产品线协同放量,通讯模组与域控制器已实现批量交付。超薄夹胶车窗玻璃成功导入国内头部车企新车型量产体系,同步深化与全球科技品牌及欧美传统车企合作,即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公司已根据客户需求启动车窗玻璃产能建设。

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47亿元,同比增长14.74%。报告期内在光波导镜片良率优化与高精度自动化组装等核心工艺领域实现突破,并成功实现对国内头部客户AI眼镜整机的规模化量产交付,未来将与更多全球穿戴头部企业合作,充分受益于行业的快速发展。

其他智能终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4亿元,同比增长128.20%。公司实现关节模组、灵巧手、外骨骼设备等核心部件及整机组装的批量交付;智慧零售产品线营收同比显著提升,协同智能家居等业务形成多元增长引擎。

天德钰

2025年上半年天德钰营业收入为12.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50.89%。

天德钰指出,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长较快,主要是显示驱动芯片方面,公司上半年穿戴和平板类产品对公司的营收增长贡献较大,同时工控类产品也在持续增长,泛消费电子领域呈现明显的“带屏化”,将为公司显示驱动产品开辟多元的应用场景。

另外电子价签受市场需求旺盛以及客户提前拉货的影响,上半年电子价签营收增长也较快。公司电子价签产品线整体布局较早,产品品类较多,新产品迭代速度较快,技术实力领先,有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资料显示,天德钰主营业务是移动智能终端领域的整合型单芯片研发、设计、销售,主要产品是智能移动终端显示驱动芯片、摄像头音圈马达驱动芯片、快充协议芯片、电子价签驱动芯片。

中颖电子

上半年,中颖电子实现营业收入为6.52亿元,同比减少0.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06.26万元,同比下滑42.20%。

据悉,中颖电子的主营业务是芯片的设计研发及销售,主要产品是工规、车规MCU、锂电池管理、AMOLED显示驱动芯片。

中颖电子表示,二季度,公司的经营情况较一季度略有回升,实现营业收入3.33亿元,环比增长4.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2,304万元,环比增长50.26%。

公司2025年的主要经营重心在维持市占率,同时降低公司的存货水平,中颖电子预期至今年末公司的存货将接近适当水平。本年度存货的修正,将有利于公司明年的采购议价,同时合肥中颖科技广场已经展开招商,后续也会逐步减轻折旧费用的压力。

汇成股份


汇成股份主营业务是集成电路高端先进封装测试服务,以OSAT模式为设计公司客户提供LCD、AMOLED等显示驱动芯片的凸块制造、晶圆测试、玻璃覆晶封装、薄膜覆晶封装服务。

上半年,汇成股份实现营收8.66亿元,同比增长28.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03.98亿元,同比增长74.45%。

汇成股份表示,2025年1-6月,受益于下游景气度特别是大尺寸面板和AMOLED需求向好、可转债募投项目新扩产能释放、公司产品结构优化策略效果显现等多重因素叠加催化,公司接单量持续增长,高阶产品订单持续导入,对经营业绩提升存在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报告期内,公司立足客户需求积极扩充12吋晶圆的先进封装测试服务能力,在金凸块制程之外投入研发并建设铜镍金、钯金等新型凸块制程产能;同时加强市场开拓,争取大客户份额,提升市场占有率。通过多措并举,并借助下游需求回暖趋势,公司上半年产品结构和盈利质量得到双提升。

凯伦股份

凯伦股份上半年实现营收114.79亿元,同比减少5.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81.24万元,同比增长232.48%。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新型建筑防水材料业务和新型显示面板检测及补偿修复业务,分别属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报告期内,公司收购佳智彩51%股权导致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发生重大变动。佳智彩主要从事新型显示面板补偿修复业务,收购完成后,佳智彩实现净利润3,472.06万元,占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总额的81.96%。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佳智彩自主研发制造的国内首条应用于8.6代线OLED De-mura设备,正式出货至国内某头部面板厂商。据了解,采用该设备的这条产线是目前全球第二条、国内首条8.6代OLED面板制造世代线,主要面向平板、笔记本电脑及部分电视应用。(集邦Display整理)

自发光显示会议

转载请标注来源!更多LED资讯敬请关注官网(www.ledinside.cn)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inside)。

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