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海受热捧 盘点2014年五大高毛利的细分市场
2014-12-2208:05:05[编辑: amberliu]

当普通产品毛利趋低,价格混战让众厂商乏力时,发力细分市场成为了一条有效的出路。不过有些领域并不是涌入就能“分食蛋糕”,更不是“人有多大胆,蛋糕就有多大产”。在踏入这些细分领域之前,不如先了解一下这些领域的现状如何,“涉足虽易,赚钱不易,且行且珍惜。”

一、雷声大雨点小:智能照明

智能照明的“火”是近一两年才“烧起来”的,至于火到了什么程度,这从其“身影”活跃于各大展会中“可见一斑”,电源厂、照明厂、甚而封装厂都把自己最新研发的智能照明解决方案作为展览“招牌”。

涉足厂商方面,飞利浦、GE等国际照明巨头纷纷推出新款智能球泡,企图在市场还未完全打开时先营造概念,如今提起智能灯泡,你想起的不是飞利浦Hue吗?国内厂商则是近乎能够叫得出名字的照明厂、电源厂都和“智能照明”扯上了关系,封装龙头国星光电也“跟风”布局,并声称“公司对智能照明的研究与开发一直在跟进”,就连京东和小米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也开始玩起了“跨界”。

这么多“参赛者”,蛋糕到底有多大,尚无权威数据出现。不过有业者提出“智能照明隶属于智能家居的范畴,智能家居则被认为是未来等量甚至超越智能手机的一个市场。”虽然如此,但是目前已经吃上这块“蛋糕”的人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究其原因,众业者认为“价格”是主要因素,一套“1699”的飞利浦Hue只有土豪才买得起,当然也有几十元几百元不等的“便宜货”,但是体验又很差,看看京东上的“差评”,你懂的。

价格高 、体验差还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目前现有智能照明系统的各部分之间,从控制平台、控制协议到光源产品,都没有统一的产品标准,产品的分散化、碎片化也饱受诟病。

总之,目前智能照明市场就是“雷声大,雨点小。”涌入的“参赛者”越来越多,捞到金子的没见几个。纵然如此,2014年最为火热的细分领域依然非智能照明莫属,而且其热度未来只会有增无减。或许,步入2015年,这个“雨点小”的领域会下起“暴风雨”。

二、不是你想进就能进:汽车照明

2014年除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外,LED还获得了一项殊荣。2014年10月花旗集团汽车研究总监Itay Michaeli发布报告中列出了五项最具前途的发展技术,而LED前大灯位居首位。

如果这条消息还不足以刺激你的神经,那么下面这组数据或许会更有说服力:2014年,整个国内市场上将有245000套的LED汽车头灯,而这个数量到2016年将达到907500套,实现翻三倍以上的增长。而带有LED功能的汽车尾灯应用就更为广泛了。海拉预测,从2013-2019年,LED前大灯的市场占有率将由1%提升到10%。

纵然市场潜力如此巨大,但目前涉足汽车照明的国内厂商并不多,鸿利光电通过收购佛达信号布局汽车照明领域、瑞丰光电生产及销售汽车用LED器件,比亚迪今年开始推出前大灯解决方案,车灯厂星宇股份在LED车灯领域也是动作频频。或许是见此情形,传统照明大厂雪莱特也通过入股益科光电以求分得一杯羹。

和智能照明市场“众人分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汽车照明市场“不是你想进就能进”。虽然LED在仪表盘、背光照明开关、汽车阅读灯或抬头显示系统等汽车内部的应用以及汽车制动灯、位置灯、转向灯、倒车灯、高位制动灯等汽车外部的应用都已比较成熟,进入的技术门槛也不是特别高,但是作为LED照明厂商想要打入“汽车”的供应链确乎是“难于上青天”。而对国际标准体系的要求了解不够,企业的开发、生产标准体系欠缺,以及实验设备配置不完善也同样阻碍着LED照明企业向车用LED领域“插足”。

三、高大上不接地气:植物照明

“植物工厂”的火爆带热了LED在农业照明领域的应用。GE、西门子、飞利浦等海外照明大厂都在大力投资植物照明,台厂亿光照明也早有涉足,国内封装厂鸿利光电也一直致力于研发植物照明的相关产品,而一些中小企业例如深莱特科技、伟信力光电、瑞思普照明等也都在专注于LED植物照明的研发,就连大陆外延芯片大佬都不放弃对植物照明的布局。

从全球市场来说,LED植物灯的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从事农业人员较少的国家和地区。目前国外已经有很多LED植物工厂,可以实现植物批量化生产。

据一份全球领域的行业调查,全球LED植物生长灯产值从2013年起,开始呈现高速成长,预计2014年将逾3500万美元,2017年可望达3亿美元。

市场似乎就摆在那里,业者认为LED植物照明的技术难度也并不高,只是缺乏缺乏懂生物培养知识以及LED技术的综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先期投入过高以及LED植物照明产品本身价格也比较昂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的大规模推广。像大麻、芥末这样的高端产品还可以从产品利润里索取回报,但如果一颗通过LED照明培养的大白菜卖到40多元一颗,市场能够多广阔呢?

四、粥多僧少但门槛高:Flash  LED

从第一家使用LED闪光灯的手机厂索尼爱立信,到火热市场的苹果系、三星系手机,LED闪光灯已经成为了基本标配,这也再次催热了LED闪光灯市场。

LED闪光灯市场到底有多大?且看数据。据LEDinside调查报告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数量至2014年将可超越10亿台规模,而估计每部智能手机配备1-2颗不等的Flash LED,将可带动出货量大幅度成长。预估2014年Flash LED年产值约 7.86亿美元,同比增长64%。展望2018年,全球Flash LED出货量预计将达20.43亿颗,而整体Flash LED营收/产值亦将从2013年的5.61亿美元、成长至2018年挑战7.59亿美元。

不过可惜的是,这块“蛋糕”目前Philips Lumileds占据了大头,欧司朗、亿光电子分食这一细分市场,三星主要是供应自家的手机品牌,而大陆封装厂还未成功打入手机厂商的供应链。

如今大家都看到了这块蛋糕,自然都想从中分一杯羹。聚飞光电、鸿利光电、瑞丰光电、晶能光电、晶科电子都有涉足Flash LED的生产,鸿利光电的免封装产品2016已经向手机厂的配件供应商送样,并可以达到量产,聚飞光电的相关产品也已送样,预估2015年一季度达到量产。

纵然国内封装厂商作为后来者想要将Flash LED打入手机供应链面临着技术瓶颈难突破、市场壁垒高立等重重困难,但只要市场空间在那里,吃上这块“蛋糕”也只是时间问题。

五、规模有限毛利高:UV  LED

UV-LED可应用于农业、纸钞识别、树脂硬化、特殊生医等领域,市场前景看好。据LED inside统计,2014年整体UV(紫外线)市场规模达到 8.15 亿美金(折合人民币约50.12亿元),其中UV LED产值为 1.22亿美金(折合人民币约7.5亿元),占整体UV市场比率达15%。

LEDinside研究副理吴盈洁表示,相较于一般LED,UV LED产品单价高出数十倍,因此尽管市场规模有限,但仍吸引相当多LED厂商投入开发。主要UV LED厂商包括日本厂商日亚化学与DOWA;韩国厂商首尔半导体与LG Innotek;台湾地区晶电、光鋐与研晶以及欧美厂商HexaTech与Crystal IS等。而大陆厂商方面,6月份鸿利光电与青岛杰生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未来将共同开发深紫外UV-LED(波长在260-320nm之间)市场。

UV LED产品规格可依波长分为UV-A(长波紫外线,320~400nm)、UV-B(中波紫外线280~320nm)与UV-C(短波紫外线280nm以下)三类,其中UV-A占有最大市场份额,高达90%的市场占有率。吴盈洁表示,目前UV-A市场最大的应用为UV固化,占有超过一半的市场应用,包含油墨印刷、树脂固化与日渐兴起的3D打印等,应用相当广泛。除此之外,UV-A也导入商业照明,可以使白色衣物看起来更洁白。而全球印刷电路板(PCB)曝光机虽仍使用传统汞灯光源,但在节能与技术提升的考虑下,UV LED也逐渐进入二次替换市场,未来市场潜力相当庞大。(文/LEDinside Sophie)

 

如需转载, 需本网站 E-Mail 授权。并注明"来源于LEDinside", 未经授权转载、断章转载等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E-Mail:service@ledinside.com

如需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LEDinside官网(www.ledinside.cn)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LED在线)。
 

分享:
相关文章